嘿,我来帮您!

环评资质虽取消 但环评制度依然是企业的紧箍咒

摘要:此次环评机构资质取消,并不意味着环评制度取消,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去年就回应过,环评制度作为环境保护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只会加强,不会削弱。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的确是减轻了身上的一点负担。下面和证才通小编一起看看相关分析。

环评资质虽取消 但环评制度依然是企业的紧箍咒

一年前,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删除了对环评单位的资质管理规定。

2018年6月28日李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继续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积极推广“区域评估”,由政府组织力量对一定区域内地质灾害、水土保持等进行统一评估,不再对区域内的企业单独提出评估要求。加快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政府定标准、强监管,企业作承诺、守信用,最终实现“零审批”管理。

2018年8月3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视频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取消“环评机构资质”“环保竣工验收”等2项行政审批事项已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待相关法律修改后实施。

此次环评机构资质取消,并不意味着环评制度取消,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去年就回应过,环评制度作为环境保护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只会加强,不会削弱。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的确是减轻了身上的一点负担。

众所周知,传统制造行业粗放式的生产过程一直被人诟病,存在着环境污染、效率低下的问题。自从环保风暴愈刮愈猛,环保督查一波接着一波,环评就成了呆在众多中小企业头上的紧箍咒,不少企业因为环评不过关而整治停产。比如,很多地方就出过通知,凡是无环评、无安评及无营业执照企业一律不准生产,安全、环保部门随时进行巡视检查,一经发现无牌无证企业生产,对企业进行两断三清(断水、断电、清原料、清设备、清场地)。

其实,不少企业是十分理智,也在积极转型升级走绿色环保的长远发展之路。但是随着环保管理的加强,近年来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环评“潜规则”也交替涌现,有些认证单位借环保整治趋严的机会索要高额的“环保公关费”,不给巨额好处费,企业就无法拿下环保牌照,还有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原职工开设的企业环评机构,针对各类检测没有明码标价,会让企业因为认证期限紧张而被漫天要价,对企业的利益严重损害,加重企业负担。

江苏省环保厅公布今年上半年全省环境检测机构检测质量专项检查结果,22家机构被责令整改。其中,4家检测机构被责令整改,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整改期间,不得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临沂环保局也通报了环评机构考核情况的通报,68家环评机构进行考核,山东伟峰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8家环评机构编制的环评文件考核结果为季度不合格。

这次取消环评机构资质,肃清的是就是这些想从环保整治中牟利的违规环评机构,保护好企业的利益。毕竟,现在所有公司都可以承揽项目,市场优胜劣汰过程更加优化,对环评机构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也进一步压缩环评利润。

总而言之,环保愈来愈严已是板上钉钉的,企业应早做环评审批,积极将绿色环保理念深入到企业,落实到产品本身,才能适应如今的市场和环境,继续长远发展。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本文由 证才通资讯 作者:证才通 发表,其版权均为 证才通资讯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证才通资讯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已有 0 条评论 新浪微博